我们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已经知道了世界原本的样子,我们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力是什么?力是怎么样的?我们知道科学是通过概念、原理、和数学工具等这样的一套科学体系建立起来的。今天我们就用这一套科学体系来探索关于力的命题。
力是物理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我们对力认识不断深入,力的概念内涵一直在变。我们人类对力的最初认识是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的感官认识,例如:用力抓住东西、用力抬东西、船受到浮力在水中运行等等。后来大家把力归纳为这样常见的几种:重力、万有引力、摩檫力、弹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等。
万有引力是牛顿发现的,是17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成果之一。整个经典力学可以说是建立在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之上的。万有引力是人类对力的第一次抽象认识,牛顿首次将一些看似不同的力归纳为同一种力——万有引力。例如苹果落地,如有体重,月亮围绕着地球转等等,这些都是万有引力。
现在科学上,把世界上所有的力都归结为四种最基本的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强力、弱力。我们不禁要问科学上对力的这样一种划分源于什么?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回答我们开始提出的一个问题——力到底是什么?而牛顿在他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对力是什么就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用牛顿第三定律的形式表述了出来。
牛顿第三定律是这样说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牛顿第三定律到底说了啥?它揭示了力的本质。力的本质是啥?力的本质就是相互作用。因为力就是相互作用,才有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说。整个牛顿第三定律就是对力这个概念和性质的本质阐述。力的性质是力是一个物体(物体A)对另一个物体(物体B)的作用,物体A对物体B的作用力和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且这两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
知道了力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就很容易回答科学上四种力的划分。之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力划分为四种,是因为力的作用机制不一样。
强相互作用力是作用于强子之间的力;
弱相互作用力只作用于电子、夸克层子、中微子等费米子,并制约着放射性现象;
电磁相互作用力是处于电场、磁场或电磁场的带电粒子所受到的作用力;
引力相互作用力是具有质量和能量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我们平时总爱把力只说成力,而不是相互作用,这样很多时候会影响我们对力的正确认识。建议我们尽可能地说相互作用,而不是力这个名词,当然我们日常生活该说力还说力是最方便的。
我们已经了解了力的本质和性质,接下来我们讲讲关于力的一些基本知识。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那么这种作用会对另一个物体造成什么影响呢?它会改变另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造成物体的形变,物理上称为力的作用效果。一个力一定是有大小、方向、作用点的,这叫做力的三要素。以上关于力的知识,我们都可以在现实中很容易得到观察。举一个关于力的作用点的例子,最常见的是我们推一扇门,不同位置使的力肯定是不一样的,这说明力与作用点有关。
以上都是从力的概念和原理方面对力进行认识的,接下来我们从数学工具的角度认识一下力。我们知道一个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这样的量在数学上叫做矢量(在物理上叫做向量)。对应的在数学上如果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叫做数量,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力有两种作用效果(效应),理论力学主要研究力的运动效应,材料力学则主要研究力的变形效应。力对物体作用的运动效应,一般分为平移和转动两种。力对物体的平移效应由力矢量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而转动效应,则取决于力矩(力矩也是一种矢量,等于力矢量和径向矢量的叉积)。
力是可以合成与分解的。例如一个人力气比较大,可以把一个东西从地上抬起来,而其他人需要两个人一起才能把这个东西抬起来。那么一个人抬起物体的力(合力)等效于其他两个人抬物体的力(分力)的相加,很明显,合力等于各个分力之和。将一个受到的各个力等效成一个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反之,就叫做力的分解。力的合成在数学上遵守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这样表述的:两个向量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向量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向量的大小和方向,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验证的。我们在学校的课堂上从来没有关于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的数学推导,所以我们在这里只做一个数学上的推导。关于实验上的验证很简单,大家可以自己去了解。数学推导如下:
F^2=CD^2+AC^2
=(F1Sinθ)^2+(F2+F1Cosθ)^2
=(F1Sinθ)^2+F2^2+2F1F2Cosθ+(F1Cosθ)^2
=F2^2+2F1F2Cosθ+F1^2
∴F=√F2^2+2F1F2Cosθ+F1^2
此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故得证
我希望你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知道力到底是什么?力就是相互作用。力是什么样的?有大小有方向的矢量。力是如何作用于事物的?通过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和造成物体形变来作用于物体的。还可以对力的其他基本知识有所了解,也对矢量和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有所了解。
文 | 陈思进
我看过一个数据,是说如果 1925 年投 1 千美元到不同阶段的一千家 Small Cap(小公司)的股票,到 2005 年将得到 3 千 5 百万的回报!刚看到这个数据时,还半信半疑,核对了许多材料,自己又用 Excel(微软的试算表)反复验算了好几遍,真实不虚。注意,这份报告所用的增长率都是以复利(Compound Interest)计算。所谓复利就是将投资所得到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这复利其实也是巴菲特投资思想的根基之一。
我就读的纽约市立大学有一对教授夫妇,他们在 4、50多年前出了本书,得到 5 万美元的稿酬。
教授夫妇的生活朴素简单,没有任何奢侈的嗜好,平时的工资过日子已足够有余,对于手中这笔钱,他们真不知该怎么用呢。一天,教授夫妇向他们的朋友,华尔街股神巴菲特提及此事。巴菲特对他们说:“这样吧,你们要是信得过我,就先投入我的公司,我来帮你们管,好吗?”那时巴菲特已经小有名气,他们异口同声道:“当然好啊!”
于是教授夫妇将这笔钱投入了巴菲特的 Berkshire Hathaway 公司。之后,他们从不过问,渐渐地都几乎把这件事情给忘了。30 年后,教授先生去世了,巴菲特参加了葬礼。在葬礼上,巴菲特对那位太太说,你们放在我那儿的钱已经涨到 6 千多万了。教授太太大吃一惊!不会吧?怎么可能?
其实,这正是复利奇特的魅力。复利是现代理财的一个重要概念,由此产生的财富增长,称作“复息效应”,对于财富有着深远的影响。
假设本金 10 万,每年投资回报率是 20%,如果按照普通利息计算的话,每年的回报是 2 万元,10 年后连本带息涨至 30 万元,整体财富增长只是 2 倍;但如果按照复息方法来计算,亦即指 10 万元的本金,每年的回报不取出来都加入本金,即“利上滚利”,那 10 年后会变成 62 万元,比 30 万多了一倍还多!
随着时间的增长,复息效应引发的倍数增长会越来越显著。若仍以每年 20%回报来计算,10年复息会令本金增加 6.2倍,而 20 年则增长 38.34倍,30 年的累积倍数更可达 237.38倍。若本金是 10 万元,30 年后就会变成 2374 万元之多!
不过,在人类历史上,除了巴菲特,能长期(超过10年)保持每年 30%以上回报的投资是绝无仅有的。我们以华人首富李嘉诚为例,1945 年他投资 7 千美元成立长江塑胶厂,开始起家,到 2006 年,李嘉诚拥有约 188 亿美元的身家,撇开其它因素不谈,他的财富在 57 年间增长了 268.6 倍,其每年的复息回报也“不过”为 29.65%。
话说教授太太在先生去世时,立下遗嘱,决定将这笔钱等她去世后全部捐给慈善机构。又过了几年,到她去世时这笔钱已涨到了一亿二千多万!
谈到复利,在华尔街还有一个人们常津津乐道引用的例子:1626 年,美国的土著印第安人,以 24 美元出售了今日曼哈顿的土地。听上去太贱卖了吧,现在 24 美元连吃顿像样的晚餐都不够。不过,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土著人将那 24 美元放进一个每半年有 6%回报的金融产品,按复利记息的话,到 2006 年,他们将可获得一千多亿美元,比目前曼哈顿五条大街的房地产的总市值还要高!这可就是复利效应的“神奇”了,真可以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媲美。
前面,我们透过美国前 80 年各种投资工具的回报率,证明了从长线来看,投资股市(特别是 Small Cap 小公司)的回报率是最高的;但是,据统计,短线炒家的回报能超过大市的可能性极小(要分析其原因可能得另外写本书)。
我们凡夫俗子究竟怎样投资为好呢?
想在投资中有所斩获,一要坚持不懈,长线投资;二要选择最合适的投资工具。不过说说简单,我们大多是凡夫俗子,既非巴菲特那样的股市天才,也不是李嘉诚那样的企业超人,那究竟怎样投入股市最为妥当呢?
华尔街有一个“傻瓜投资法”,就是专门为我们华尔街人设计的。不过我觉得大家也都可以参考,特别是繁忙的人士可能对这个投资法最感兴趣。
大家知道,标准普尔 500 指数,是按美国 500 家大公司的股价所算出来的指数,是衡量美国大市的标杆儿。而且这 500 家公司每年都做调整,以确保这支标杆儿代表着美国公司的最佳状态。还有选择30家各个行业中最大最强公司的道琼斯指数;另有Russul2000和Russul3000,代表着美国 2,000 家中型公司和 3,000 家小型公司的指数;另外还有专门投资高科技股的纳斯达克 100 指数 QQQQ,代表交通行业的道琼斯交通平均指数 DJTA 等等,这儿就不一一列举。
这些指数都由专业金融机构,通过极其复杂严谨的研究过程而产生的。而追寻这些指数的基金则被称为“指数基金”,这种基金用电脑软件控制,被动地对所持有的股票,按指数的比例进行调整,这就是被动投资管理。因为是被动管理,这些基金成本特别低,平均管理费只占0.2%左右,比一般基金 2%低了十倍以上。大伙儿千万别小瞧这 1%和 2%的差别,在前面你们已然领略过复利的神奇了,一年、二年问题还不大,三十年后呢,你们自己算一下,那简直是天壤之别啊!
中国的上证 50 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操作。
用“傻瓜投资法”投资,首先要预定自己的期望寿命。90 年代末,人的期望寿命为 90 岁,而现在人类的寿命越来越长,如今已升为 100 岁了。假设你今年 30 岁,100 减 30 等于 70,那你就将 70%的钱放在股市上,按每月收入的结余投入到指数基金里,其它 30%的投资放在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如债券上;如果你今年 40 岁,股市投资减少到 60%,债券增加到 40%,以此类推。这个道理很简单,股市毕竟上下起伏大,年纪越大越“经受”不起折腾。而债市却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投资方法的一大好处,就是每年只须花五、六分钟时间打理,每隔半年花个二、三分钟看一下,就可以了。
要是大熊市来临,就暂时先将股市里的钱移到债市里“Park”(停留)片刻,待股市稳定后再移过来就行了。
其实,投资的道理和我们中国人具有相似的“幽默感”,我们不妨看看自己周围,往往是傻瓜不傻,大智若愚。最后用华尔街人常说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投资就要像 KISS 那样,just“Keep It Stupid Simple!”
(提示:本文仅代表该作者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
【陈思进作品】(关注我的专栏,学习更多)
0、在今日头条中独家推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