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编辑台历文字,想到了个人投资该持有几只股票的问题。这其实是关于能力圈或者说是对集中与分散投资的认识问题。
投资者的能力圈,简单地说,就是深刻分析研判企业发展的能力。巴菲特说:“投资人真正需要具备的,是对所选择企业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请特别注意‘所选择’ 这个词,你并不需要成为一个通晓每一家或者许多家公司的专家。你只需要能够评估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内的几家公司就足够了。”
能力圈要善于总结、发现、识别。它的形成大致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工作经历、天赋秉性有关。它需要有对投资本质的深刻认知、宏观经济的趋势研判、行业发展的深入了解、企业基本面的全面研究。既要有定性的分析,有要有定量的估算;既要有认识外部世界的能力,又要有把控内心自我的坚定法则。投资者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一来随着外部世界的不断变化,能力圈要与时俱进;二来在更大的能力圈范围内可以挖掘更多的投资机会。
投资要固守能力圈。投资标的要做到深研基础上的相对集中。太少了,不利于分散风险;太多了,不利于集中研究。格雷厄姆曾经说过,投资的股票最好是10到25只。费雪认为:持有更多的公司不会比你持有更少且优秀的公司收益更高。他认为,公司可以分为三类:大盘蓝筹类,即规模大又稳定成长的;成长类,即规模次之,有较好前景的;创业类,即规模小,风险高,收益大的。如果投资第一类,那么不应低于五只;投资第二类,不应低于十只;投资第三类,不应低于二十只。如果买入的公司太多,尤其是买进一家自己并没有充分了解的公司股票,往往比投资不够分散更为危险。他的意思是说,公司规模越大,稳定性越好,对分散化的要求越低;反之,公司越小,要求越高。当然,他也声明,他说的都是最低的分散化标准。并且,他还特别强调,投资的比例指的是初始比例,决不能因为股票上涨,占的比例提高,就去减仓。我们不应该去想持有更多股票,而应该去想持有最好的股票。世界著名美籍华人、当代投资大师李录,曾透露过他持有六只股票。
个人观点,散户投资涉猎三五个行业,十只左右股票较为适宜。
股票投资是一门看似简单却又高深的学问,不是你拥有了很高的学历就会炒股,也不是你有足够好的运气投机取巧你就会炒股,如果你不是追求一次两次的胜利,你也不是把他当成投机场,而它是你的兴趣爱好,你追求的是长远的盈利,你必须要掌握以下几点:
学习专业知识理论把握当前政策要点分析科技发展方向选择质地优良公司克服人性性格弱点只要你步步走在散户机构的前面,别人抬轿你坐车,你就掌握了长期盈利的语言。
如果你毫无基础,也想进入股市,就得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掌握基础知识。就像玩游戏首先得了解规则,掌握开户、交易软件、股市规定。以及怎么样让账户里的余额变得更有价值,这里说的是余额盈利,国债企业债申购,企业发债申购,新股申购。
2、掌握选股技巧。包括政策面,基本面等。国家政策向好,政府支持的产业,股票质地优良,趋势走势向上,热点板块,龙头品种,机构资金抢筹等。
3、学习技术分析。如果有天时地利人和,那事情没有不成功的。股票也必须要看价格的历史位置、成交量的大小、入场的时机选择。不光要买卖,还要设置止盈止损位。
4、学习化解风险。大部分人会因为被套牢而打击信心。股市是有风险的,但你不能孤注一掷,不能时刻满仓,或者只买一只股票,被套之后无限抄底。只有经过学习以后,你才能理解何为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