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截至发稿,机器人概念股再度走强,景业智能、矩子科技、巨轮智能、咸亨国际、金智科技等多股涨停,迈赫股份、雷赛智能、哈工智能等跟涨。
e公司讯,机器人概念股持续走强,创业板赛为智能三连板,赛摩智能、佳讯飞鸿、精伦电子、汉王科技等十股涨停。
和行业克制相对应的是早期狂热。狂热主要源于确定性的需求和资本热钱。在疫情三年时断时续的复工复产下,企业主迫切的用工需求、对稳定性的追求,使得自动化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国产机器人迎来了国产黄金替代期。
可以预见,逐渐走向智能化的移动机器人也将进一步带动上游,更多的激光雷达厂商也看到了这一新兴市场。如大疆览沃Livox就选择避开车规量产的激烈战场,在今年1月份推出仅3999元的MID-360,专门聚焦低速场景,面向工业和无人物流领域。
只是,发展过程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而后续这个规划,也是很“奇怪”的,难见各个媒体,如同“销声匿迹”般。
移动机器人的技术路径变化
当今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行走能力、具有多种感知能力、具有较强的对作业环境的自适应能力的方向发展。当前,对全球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最有影响的国家是美国和日本。美国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综合研究水平上仍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在数量、种类方面则居世界首位。
36氪还从投资人处获悉,苏州艾利特也将于今年年底启动科创板上市,目前正在密集接触券商。
据36氪了解,一些机器人公司仅仅收到10%的预付回款,就开始大量交付订单,并以整机价格计入总收入。在POC(项目测试)阶段,就给到客户免费试用或者极低的价格租赁。为了扩张新品类和新市场,普渡员工从2021年的500多人急剧扩张到去年的3000多人,最终被膨胀的组织规模“反噬”。
根据波士顿咨询的统计数据,全球商业机器人市场于2015年达到了59亿美元,未来市场份额有望在2025年达到170亿美元,将取代军用机器人板块成为第二大机器人市场。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的数据,201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为1224台,与2004年全球医疗机器人销量为386台相比,年复合增速达12.2%。 据BCG波士顿咨询测算,截止2016年1月,全球医疗机器人行业每年营收达到74.7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能稳定在15.4%,至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规模有望达到114亿美元。其中,手术机器人占60%左右市场份额。报告表示目前北美市场目前为最大市场,而由于政府医疗投入加大,医疗系统重组和人们对微创手术意识加强,未来市场重心将逐渐往亚洲市场转移。根据IFR发布的统计数据, 2013年全球外科手术辅助机器人总销售额达14.95亿美元,其中达芬奇机器人全球销售额达 6.33亿美元,占比42.43%。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装机达芬奇机器人3266台,其中美国2223台(68%),欧洲549台(16.8%),亚洲350台(10.7%),我国内地共29台(7.96%),其中9台在北京(2.76%)。
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3 万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约为1万元,相较于十年前2004年的10000元,3000元左右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涨将提高了居民在医疗领域支出的费用和意愿,从而愿意追求更人性,微创,精准,低风险的高质量治疗手术方案。目前而言,使用医疗机器人的每单手术费用要比传统医师人手操刀平均要贵1.5~2万元,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意识的加强,医用机器人将更多的为人们在心理和实际选择上所接受,从而可能在市场空间上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近十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复合增速分别为12.05%和 12.91%,恩格尔系数分别从 2004 年的 37.7%和 47.20%下降至 35%和37.7%,这些数据都显示了中国人口对高端的医疗服务有着更强的支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将随着未来经济发展,而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楚天科技(300358.SZ):公司把机器人研究分为医药机器人和医疗机器人。公司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合作开发智能医药机器人,用于提高制药过程中的智能化。而和国防科技大学合作研究的康复医疗机器人,主要用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自理,起辅助性作用。医药机器人已初有成果, 2016年2月公司推出SFSR-2型智能机器人预灌封无菌生产系统,SFSR-2 型智能机器人售价约500-600万,2016年目标销售15-20套,预期收入1亿左右,毛利率高达50%左右。而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心脑血管和脑卒中等疾病高发,康复机器人的需求也将不断提高,公司在医疗机器人领域,首先将外骨骼机器人作为研究重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后市可期。
博实股份(002698.SZ):公司投资1亿设立医疗装备子公司,并以2000万现金认购思哲睿医疗新增注册资本275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本的20%。布局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思哲睿医疗是以杜志江先生为核心的项目团队,包括国内一流的机器人专家、临床专家和医学博士,长期从事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是国内手术机器人领域最优秀的团队之一。思哲睿医疗目前具备两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一是系列化手术器械(小型智能手术器械)已完成第二代产品的调试和功能验证,即将进入型式检验阶段,计划于2015年底完成形式检验,计划半年获得临床实验许可,最快2016年年底前完成医疗器械注册;二是微创外科手术机器人(三臂手术机器人),是与美国达芬奇机器人类似的大型手术机器人,为国家863计划孵化项目,技术国内领先。目前已完成第二代样机的定型,处于装配和调试阶段,计划2015年底开始型式检验,后进行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我们据此推测最快2017年中到年底完成医疗器械注册,较系列手术器械进度晚半年到一年。 公司参股江苏瑞尔医疗24%股权,从事IGPS-O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IGPS-V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等的研发与销售。近期公司公告,瑞尔医疗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型号IGPS-0、IGPS-V)获得CFDA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注册证的取得,代表瑞尔医疗自主研发的主要产品IGPS-O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IGPS-V图像引导放疗定位系统可以生产、销售和临床使用,对瑞尔医疗在行业内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博实股份此项投资的未来收益产生积极影响。